- · 《花卉》投稿方式[05/29]
- · 《花卉》收稿方向[05/29]
- · 《花卉》数据库收录影响[05/29]
- · 《花卉》栏目设置[05/29]
- · 《花卉》刊物宗旨[05/29]
- · 《花卉》征稿要求[05/29]
国画花鸟画怎样处好兼工带写的关系(关于花卉(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元代花鸟画虽不及宋代盛况,但多承宋人黄筌/http://10037.com /的宗派,竞相尚工丽,历代画家在追求造型、笔墨等规律上往往“气韵” 人们常说唐代画风豪
元代花鸟画虽不及宋代盛况,但多承宋人黄筌/http://10037.com /的宗派,竞相尚工丽,历代画家在追求造型、笔墨等规律上往往“气韵” 人们常说唐代画风豪华,宋朝的醇密轩朗,元朝淡泊尚有寓意。 湖州赵孟頫Shuming hao123 @ .com上写道:“作画虽有古意,若无古意
,虽工无意。”又有元杨维祯《图绘宝鉴序》中所述:“书盛于晋,画盛于唐宋,书与画一耳。士大夫工画者必工书,其画法即书法所在。”元代绘画的兴盛与文人画进一步发展有着紧密联系。其中,花鸟画由唐宋发展到元代已产生剧烈的变化,最为突出的是墨花、墨禽的兴起与流行。在元代大家赵孟頫提倡“作画贵有古意”、“主张以书入画”的理论主张影响下,文人画风兴盛起来,作画淡于教化而重“寄兴”、“自娱”,强调士气、逸气,追求一种“以素净为贵”的新境界。而且,正是由于文人要强调“寄兴”和“自娱”,讲求借物抒情,因此,士大夫们的花鸟画大多都是“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写胸中逸气”的效果。赵孟頫是一个早熟画家,画山水、人物、马、花、竹木、石都很精致、其画有工整、豪放两类,上承唐及北宋,下启元、明正所谓“承启大家”,他主张把书法用到画法上。“文人画起自东坡,至松雪敞开大门”,赵孟頫的《窠木竹石图》,用笔不多,却笔笔有书法之韵,有“写”的感觉融于画中,“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他以此做到了绘画与书法的有机融合,更赋予绘画以文化的气质与内涵。这种“以书入画”强调绘画“书卷气”的追求影响了其后的数代画家。元代墨花墨禽的画家不乏其人,风气所开遂渐成一格,以王渊、边鲁等为代表画家。王渊有《柳荷鸟图》,水墨作大柳二株,枝叶飘逸、紫燕穿飞、双鹤戏水,树下宜男四茎,野花坡草,各具生趣;右作湖石于芙蕖蒲草之间。虽为水墨作画,尤兼工笔,较之黄、徐,不失高古,反而更加秀逸,自成一家,所谓“天机溢发,肖古而不泥古也。”此外,钱选后期绘画多作水墨写意,转为清淡一路,可以这样说,元代墨花墨禽一路可属兼工带写之一源也。宋人重物理,元人讲神韵气趣,深恶作画近形似,甚至不屑作画之事为画,而称之“写”,“写”则专从笔尖上用功夫,写出其胸中所欲画者于纸上,而能得神韵气趣者为上,此元人画学之大致。“盖当时画风益趋于文学化也”。但是无论哪类绘画,在其兴起之始,必然追求形似,因为形似是绘画的基础。北宋文人论画之衡以形似,是以“观物不审”为标准,其背后则是“不审”而有违“常理”。欧阳修倡导“画素不画形”,以“忘形得意”者为高,沈括讲“造理入神,迥得天机”,苏轼将形似视作“见与儿童邻”,而元人强调“逸笔传神”之论。元人所作,是为水墨“游戏翰墨”,汤垕呈称之为“高人胜士,寄兴写意者”,鉴画者“先观天真,次观意趣,相对忘笔墨之迹,方为得之。”总之,由宋到元,从黄、徐的升降,从色至墨,由工至写,可以看到文人的创作思想、审美情趣在花鸟画领域中的作用,而这又是对从形似到传神的追求密切相关。由写“实”到写“心”的这样一种特点,正恰恰引导了那个时代社会审美理想,元代文人画的迅速发展对明清绘画产生了深远影响。
明代是封建社会发生急剧变革的时期,封建统治处在没落状态,资本主义关系开始萌芽,因此反映在明代绘画发展上也形成风格多样之态。尽管明代“八股取土”对士人的才学,思想都有了更多的限制与禁锢,但随着对道学的冲击,既有徐渭的借物抒情之不平,也有他人较为平和的言“趣”说,明代绘画思想之从沉寂到再兴的过程,正是道学之禁锢思想到被冲决提防的过程。自王守仁始,关于对文艺的功能认识有了较明显的转变,指出文艺可以不拘于政教功能,不为政治功利左右。明代宫廷虽也设有画院,但与宋代极不相同,文人画家更以清高为尚,鄙薄画院。随着思想禁锢被冲击,被逐渐突破,绘画实践的变化及文人画的渐占主导地位,绘画思想渐为活跃,呈现出显著的阶段变化:明初,诸花鸟画大家在继承宋元基础上分别发展了工笔与写意技法,边文进赋彩蕴藉,得宋遗韵;戴进以简劲洗炼笔墨、力追形神兼备;林良提炼花与鸟的形象动态,以大斧劈法写树石,以点垛法写翎毛,进一步发展水墨兼施技法;吕纪工写均工,妙得心意。明中期,以沈周为首的“吴门画派”继起,文征明,唐寅、陆治、陈淳、徐渭、周之冕诸家,重写生自然观照创钩花点叶一派,使花鸟画呈现新面貌。他们在画面上所追求的不仅是物体的形似,而是力求表达客观形象的精神本质,所谓 “神似”,使笔墨意境符合造意,进而达到气韵生动。恽南田曾说:“墨花至石田,六如,真洗脱尘哇,游于象外,觉造化在指腕间,非抹绿涂红者所能拟议也。”其中固之冕创句花点叶体,自出町往,为清常州派之津深,于此郑午昌《画学全史》中将其归为“工丽兼写意派”。可以说明代周之冕、陈淳句花点叶派是兼工带写发展中的转型期。
文章来源:《花卉》 网址: http://www.hhqks.cn/zonghexinwen/2022/1221/2487.html
上一篇:银行职员这三者哪一个含金量更高(花卉营销论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