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国画花鸟画怎样处好兼工带写的关系(关于花卉(7)

来源:花卉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12-2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四 雅俗共赏与格调法则 绘画的格调,是绘画作品与众不同个性美的质的规定性,或者说是它特有的绘画美的基本趋向。传统诗论画论中所说的“味”,其

四 雅俗共赏与格调法则

绘画的格调,是绘画作品与众不同个性美的质的规定性,或者说是它特有的绘画美的基本趋向。传统诗论画论中所说的“味”,其实常常就是指格调。古代文人画家的创作是很重视格调的,在追求有别于工匠画“俗格”、“匠格”的“雅格”的前提下,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审美格调。“雅”与“俗”本是古代文人对“诗、词”等文学作品的评价准则,然后引申至品评书画之高下。自宋始,绘画出现文学化倾向,先有邓椿《画继杂说》的《论远篇》指出:“画者,文之极也。”一语道出宋文人与绘画的密切关系,而且划出了文人画作者与“画工”的界限。十七世纪初,李日华提出:“绘事必多读书。读书多,见古今多,不狃狭劣见闻,自然胸次廓彻,山川灵奇透入性地,时一洒落,何患不妙境?”可见二人所见都是以画家读书多少,来品评作品之“雅”、“俗”。再则如公元1679年刊行《芥子园画传》中《学画浅说》一文:“笔墨间宁有稚气,毋有滞气;宁有霸气,毋有市气。滞则不生,市则多俗,俗尤不可侵染。去俗无他法,多读书则书卷之气上升,市俗之气下降矣。”⑥

文人画将自己的创作原则系于绘画之外的读书与做学问上,以此显示与“工匠画”的区别,以及来评定雅俗之别,从其自身历史及文人画特殊要求来看,显然有一定道理。另外,清人沈宗骞《芥舟学画编》的《避俗》一文中曰:“画与诗皆士人陶写性情之事,故凡可入诗者,皆可入画,然则画而俗如诗之恶,何可不急去之耶?” 其实是将“雅俗”之别归于性情,提出涵养性情以去俗求雅的修养之道。沈将画之俗分为“格俗”、“韵俗”、“气俗”、“笔俗”、“图俗”,计“五俗”。既涉及取经,又涉及题材,又将画之雅分为“高雅”、“典雅”、“俊雅”、“和雅”、“大雅”,计“五雅”,认为“作画者俗不去则雅不来”。从此“五俗”“五雅”之分,表面看来似是趣尚风格之异,实质关乎性情修养与人生态度,因而又有其言:“画者应内本乎性情,外通乎名理。奇处求法,辟处合理,理之所有,不妨古人所未为,不必目中所经见”。可见,雅与俗兼用者,必有“性情”,又有“名理”方可。清邹一桂著《小山画谱》中论“雅俗”曰:“笔之雅俗,本于性生,亦由于学习。生而俗者,不可医,习而俗者,犹可救。俗眼不识,但以颜色鲜明繁华高贵者为妙,强为知识者,又以水墨为雅,以脂粉为俗。二者所见略同,不知画固有浓脂积粉而不伤于雅,淡墨数笔而不解于俗者。此中得失,可为知者道耳。”此所言,极有卓识,可见“浓脂积粉”的院体工笔画也可以很“雅”,而“淡墨数笔”的文人“写意画”,由于修养不深,也可能很“俗”。明清以来,绘画自“文人画家与职业画家的合流,达到文人画俗化,画工画雅化,画商化”⑦的境遇之时,在绘画意境上,则以“雅俗共赏”来取胜。历来“兼工带写”诸家无不以“雅俗共赏”为创作准则之一。例如:周之冕“钩花点叶”派的以形写神,追求“形似”与“书法笔意结合”;清恽格“惟极似乃能不似”的观照自然写生;华喦“外柔内刚,机趣天成”、“文质相兼”的人格性情;任伯年以“天机物趣,毕集毫端”的妙境为旨等等。所列各家,都在“雅俗共赏”的法则基础上,或更偏雅,或更偏俗,凡其画者,都非常重“物理”,写“性情”,这样使得在明清以来,市民阶层文化发展的环境里,寻找到一条介乎“雅”与“俗”之间的道路——“雅俗共赏”,其形式语言则为“兼工带写”为主。

“迷惘,是未来指向的失落,当下的迷惘,正是割裂与自己的过去的连结逻辑必然。”⑧过去决定未来,未来的指向存在于传统之中。在当代花鸟画“百家争鸣”、“中西融合”的时期里,我们很有必要重新回顾历史,认识现状,评价与研究传统,这是本文的出发点也是目的。在花鸟画发展史“工笔”与“写意”二路并行之间而客观存在的“兼工带写”花鸟画的发展轨迹及造型规律和笔墨技法特点研究,相信可以为当代学院制花鸟画教学范式会提供一些借鉴。当然“传统”不是一种物体,也不是某个具体的事物,对绘画而言,传统并不是历史上某位伟大画家的某种笔墨图式,因而“兼工带写”花鸟画的造型法则,(包括“形神兼备”、“雅俗共赏”等法则)及其发展演变始终与各个时代的精神、文化思想相关联,从选择“兼工带写”花鸟画造型法则为课题,到发掘和整理古代画论及绘画思想史的过程中,让我初始的心理迷惘逐渐寻找到一种指向,而这种指向是随着历史每个车轮的轨迹被拓展与延续。显然,“笔墨当随时代”,只有真正认识了文化精神的时代特征的重要性,研究与传承传统绘画才会更有其意义与价值。

文章来源:《花卉》 网址: http://www.hhqks.cn/zonghexinwen/2022/1221/2487.html



上一篇:银行职员这三者哪一个含金量更高(花卉营销论
下一篇:没有了

花卉投稿 | 花卉编辑部| 花卉版面费 | 花卉论文发表 | 花卉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花卉》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