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鲜花中的隐士何去何从解读北京菊花产业发展和

来源:花卉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0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菊,千百年前漂洋过海,散布到世界各地。再次转身回归当遵从隐士之风还是“重新”登上花卉的舞台?千百年前的菊文化,在当今是否还存在?菊产业当何去何从?人们对于菊的期待

菊,千百年前漂洋过海,散布到世界各地。再次转身回归当遵从隐士之风还是“重新”登上花卉的舞台?千百年前的菊文化,在当今是否还存在?菊产业当何去何从?人们对于菊的期待是否超出了正常水准?菊展的意义存在究竟在哪里?这些都将在这里得到解答。

菊花产业化的困境与需求

“现在很少有人耐着性子去看菊花的花落花开。”这是见到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戴思兰后聊的第一个话题,这也是菊花产业面临的第一个困境,菊文化的传播怎样做才合适?

相比同样是市花的月季而言,菊花就显的不那么亲民,更多的人将目光放在了开花更快的洋花朵上。但是不那么大众的菊如果放下身段向月季学习大众化,又好像把什么揉碎了丢掉。说到这里戴思兰轻皱眉头,“所以我们也在想,要怎么办。”

追根溯源,现代菊展在北京已经连续办了38届,菊花、月季并称为北京市市花已经度过了30年的风雨。从2009年开始的北京市菊花文化节到现在也是第9届了。菊展已成为菊花文化最主要的展现形式。但是,以展会的形式传播某种文化,在一定程度上需要付出更多代价。当传播价值没那么容易变现,障碍很快就会出现。

相较于月季而言,菊花没有那么好的经济收益,但是爱菊之士仍旧在为传播菊文化而努力。

菊文化背后所代表的文化意象根植于丰沃的传统文化土壤,领先于目前菊产业化生产的发展。但是只有将传统的菊文化与产业化生产有机结合才能让菊花产业真正的繁盛起来。很多文人墨客自发的参与菊展,用多种不同的形式将菊文化普及到民间,带动更多市民欣赏菊花,接受菊花文化。当菊文化在市民中间传播开,接下来就要真真切切地落实到花朵上去。

“目前,北京市很多单位也在积极开展育种工作,从不同的角度,根据各自理解培育新品种。菊产业的育种发展相较于文化宣传而言是相对滞后的。”戴思兰这样介绍道。

目前花卉产业的整体业态环境不太成熟。很少有企业家开发推广一个全新品种,更多的企业还停留在市场上有什么就跟风走的阶段。而菊花产业的特殊性在于,它本身就存在于市场中,比如说,菊花的药用、菊花的食用等等。仅仅将菊花当做一支花来对待远远不够,更多的市民关注和市场推广是众多爱菊之人的心愿。

“我们正在慢慢地推进,我对于菊花非常有信心。因为菊花所包含的内容太多了,前景也很广阔。菊花的产业一直都在,它并不因为人们的接受度较低就会消失于人们视线,反而,它就像和我们的吃饭穿衣一样,只是不如我们期待的那样繁荣。比如说菊展,在中国,不论大中小城市其实都有菊展,好像到了秋天如果没有菊花没有菊展,老百姓总会觉得少了点什么。”戴思兰对于未来菊花产业充满了信心。

“我年年来北海看花,恨不得全都带回家去。”住在西城的赵大妈,年年参加菊展,观菊、爱菊、学习菊文化。菊展结束后,大部分市民都非常的希望可以带一些菊产品回家,因此,菊展上的菊花有市场需求但是相对而言,又很难引起厂商的注意,失去了更多商机。

因此,随着菊花产业的发展,相关厂商在育种研发时也需要从多个方面考虑,例如从盆栽到地栽,从大菊到小菊,从夏天到秋天,再到不同花型和不同花色,多方面开发菊花育种资源。这些成果展现在台前,就可以让喜菊爱菊的人可以想种就种。

菊文化在国内传播的错位,除了自身的落寞以为外,更多的是国外文化简单粗暴的输入。

在市民印象中,菊花似乎已经变成了祭祀用花的主力军。其实现在看到的祭祀场景,主要是运用在日本。而且祭祀用菊的品种比较单一就是两类:平头白、平头黄。实际上菊花的变异类型极其丰富。

菊花从中国传入日本后,皇室用菊非常精美,培育出很多盆栽品种。还有一类进入寻常百姓家,盆栽地栽,还有由来已久,自成一统的“菊人形”菊花展览,特色鲜明。日本民众也开发了菊花的食用、药用功能,开发出别具一格的菊花商品。菊花还常用于日本的殡葬礼仪,所以部分国内市民对于国外这种菊花的用途有所偏见,再次,日本社会老龄化非常严重,殡葬用花量大,但受限于劳动力,菊花生产能力跟不上,所以就委托国内的企业进行加工。通常菊花产业规模化生产主要就是这一类出口用途,并不是指庭院用花。这就给了大家一种错觉,好像菊花的作用仅仅就是指殡葬。这就是由于国外文化输入时简单粗暴所带来的误解,在很长时间并没有人来解释更正,所以这样的理论才会广为传播,而菊文化的推广就是要消除这样的误解。

文章来源:《花卉》 网址: http://www.hhqks.cn/qikandaodu/2021/0304/1419.html



上一篇:人和入
下一篇:岁寒三友与道德守望

花卉投稿 | 花卉编辑部| 花卉版面费 | 花卉论文发表 | 花卉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花卉》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